反腐败导刊:南风徐来,倡廉砥廉 | ||||
|
||||
“南风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。南风之时兮,可以阜吾民之财兮。”约4000余年前,舜帝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。司马迁《史记·乐书》记载:“舜弹五弦之歌,歌南风之诗,天下制。”一首朴实无华的短歌,唱出了一种纯朴诚挚、关爱苍生的君王情怀,这也可能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最早的清廉诗歌了。关心百姓、爱护苍生,千方百计为老百姓排忧解难、消除怨气,千方百计为老百姓增长财富、提高生活水平,这是每一个从政者都应该具备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,古往今来,倡廉砥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一脉相承,凝练在廉洁文化中的人民至上理念逐时而新。 一、心系人民,站稳人民立场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: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。”始终同人民在一起,为人民利益而奋斗,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。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群众观点,站稳人民立场,心系国之大者,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。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、赞成不赞成、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,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,顺应民心、尊重民意、关注民情、致力民生。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。 二、敢为善为,增进人民福祉。民生利益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要想群众之所想,急群众之所急,把人民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去做。要围绕“五清”目标深入开展基层大调研活动,走到群众中间去、走到田间地头去、走到工厂车间去,把问题短板看清、群众诉求探清、对策举措理清,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上多出实招硬招,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。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为规范权力运行、护航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,精准治理不担当不作为不清正等问题,推动党员干部与企业家真诚交往,督促各级党委、政府建立健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,真心支持帮助企业发展。要持续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、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、医疗领域反腐等项目,以“小切口”推动大治理,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。 三、锤炼品格,回应人民期盼。“我将无我,不负人民”,人民至上,必须内化为党员干部的精神品质。“民之所忧,我必念之;民之所盼,我必行之。”要求真务实、真抓实干,及时回应群众利益诉求,不慕虚荣,不务虚功,不图虚名,增强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。要充分发挥廉洁文化、廉洁教育的浸润作用,系统化开展政治教育、党性教育、纪法教育、廉洁教育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,筑牢思想道德防线,增强拒腐防变能力,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。要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,坚持学到深处、谋在新处、干在实处,以“胆剑精神”涵养铁军担当、展示铁军形象。 四、自我革命,接受人民监督。“廉,重在自觉,贵在持久,难在彻底。”要深刻汲取身边人身边事的教训,始终保持“赶考”的清醒,保持对“腐蚀”“围猎”的警觉,自觉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履行职责,在监督下行使权力,确保在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都不越边界、不越红线。要紧盯作风突出问题和廉政风险点,坚持不懈深化作风建设,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持之以恒纠“四风”树新风。要高质量推进正风肃纪反腐,精准用好“四种形态”,让党员干部因敬畏而“不敢”、因制度而“不能”、因觉悟而“不想”,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的能力和水平,巩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。 |
||||
|
||||